第三百九十章 画风转变-《静州往事》
第(2/3)页
王桥继续不紧不慢地道:“现在是法制社会,没有任何一家部门一个单位能够超脱于社会之外,《山南都市报》也不能超脱于法律法规之外,陈总不要把自己打扮成正义使者。我暂时不谈今天来采访重大事故的张卫和陈萍的事情,就先说说你们违规给刘恩涛发放记者证的事情,刘恩涛明明不是你们单位的人,却要违规报假材料,你们填报《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情况表》中刘恩涛的所在单位、所在部门以及职务等信息均不属实。目前你正为了此事在削尖脑袋找门路,是不是有这一回事情。”
陈兆顺原本是一脸冷笑和暴怒的神情,听到刘恩涛三个字,顿时如被点了穴道一般,脸上表情被定住了。
王桥继续道:“这件事情还没有处理好,何必四处惹事。我如果将‘山南都市报无记者证的工作人员张卫和临时人员陈萍违规采访重大事故,且在采访过程中有不当言行’的材料送到山南省新闻出版局,不知道陈总应该如何应对。”
陈兆顺脸上神情开始转变,正要说话,又被王桥毫不客气地打断,“关于刘恩涛的事情,你做工作也没有用。我来告诉你最终结局,山南省新闻出版局准备向山南都市报社下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告知书的主要内容是:山南都市报社违反了《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且情节严重。依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二项、第三项、第五项的规定,对山南都市报社作出如下行政处罚:1.警告;2.罚款3万元。”
王桥是通过特殊的渠道得到这条重要消息,准确地说是通过在山南大学中文系的关系网得到的消息。在前往县委宣传部路上,王桥将事情给胖墩杜建国谈了,杜建国当即出了个点子:“这事简单,你给黄老师打个电话,黄老师同寝室的同学冉兵就在山南省新闻出版局工作,是个实权派处长。”
王桥这才想起确实有一位师兄或者说是师叔在山南省新闻出版局工作。他在黄老师家里吃饭还遇到过师兄冉兵。在以前读大学时,王桥心气颇高,觉得分到新闻出版局工作的师兄混得不怎么样。如今位置变了,视角也跟着变化,在新闻出版局工作的师兄冉兵也就开始显得高大上了。
王桥是黄永贵这些年来关系最密切的学生。接到王桥求助电话以后,黄永贵立刻就给同寝室同学冉兵打去电话。冉兵与黄永贵是睡在上下铺的兄弟,对其所托自然全力而为。与冉兵联系后。黄永贵甚至还对王桥说了一句:“你还有一位师兄在省纪委第三监督室,是我的学生。在负责教科文卫机构。如果需要,可以找他。”
王桥通过黄永贵这条线。了解到山南都市报的底细,知道这家报纸在省新闻出版局眼里就是不断出问题的麻烦报纸,找到了反制山南都市报的方法。他刚才抛出来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是已经出台的文件,只是山南都市报还不知道,王桥打了个时间差,用这份告知书震住陈兆顺。
果然,陈兆顺被震住了。
王桥又道:“还有一件事情我要给陈总报告一下,‘山南都市报无记者证的工作人员张卫和临时人员陈萍采访重大事故,且在采访过程中有不当言行’的材料已经收集整理齐全。里面有派出所对张卫和陈萍的询问笔录、基层干部和遇害者家属的调查材料,我准备把这些材料直送省新闻出版局相关人员手里,如果不够力度,还可以送到省委宣传部、省纪委第三第四纪检监察室,以及国家新闻出版局。”
他不紧不慢地道:“我还听说山南都市报最近事情多,上面查得很紧,陈总在百忙之中居然能为两个员工的事情来到县委宣传部,说明态度还是诚恳的。”
此时,陈兆顺知道自己踢到了滚烫的铁板上。能得到刘恩涛的消息,说明眼前这位小小的科级干部手眼通天,有能力将事情捅到了省新闻出版局。
此时,陈兆顺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正在被省新闻出版局调查:报社一位记者假冒一家中央媒体进行采访。用擦边球的方式弄了赞助,这事涉及到有偿新闻和冒领记者证的两个问题。
自己屁股上有屎,而眼前之人又能与省里部门直接对话。胆子大,手段又硬。陈兆顺脸上的表情开始一点一点变化。他本来已经站起来,准备一怒而走。此时又坐了下来,脸上怒气消失,表情数变,道:“刚才听说王镇长为处理此次事故有二十多个小时没有睡觉,这种苦干实干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啊。”
他摸了一枝烟出来,递给王桥,长叹一声,道:“现在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以前报社是国家养着的,现在全部推给了市场,让我们自己来赚钱养活自己,难啊。互联网出来以后,很多人看新闻都是通过门户网站,报纸广告都越来越少了。办报纸,大不易啊。”
副部长陈文军原本做好了两人发生激烈冲突就开始抹稀泥,没有想到预想中的冲突刚刚开始,前来兴师问罪的陈兆顺突然间就转变了画风,发老友一样和王桥拉起了家常,抱怨起报社经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