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致郑一后来提出的扩建港口,开放济州岛,自由通商等建议,都得到了王春风的鼎力支持。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济州岛迎来了大开。那些无处安排的契约工,也都被商行安排着,新建港口,修建城市。 由于之前济州岛上,已有城池。所以现在,只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济州城,也迎来了第二道城墙。 出于安全原因,王春风还不惜花费重金,从大明购进钢筋与水泥。并请来大明工匠,将济州城的第一道城墙,进行加固和增高。里面的房子和街道,也按照大明的样式,修得气派又敞亮。 自来水、冲水马桶、洁白的瓷砖、大理石地面、奢华的吊顶等大明特有的建筑元素,都融合进了济州城的改、扩建中。 也是王春风,准备将内城,打造成金煞海盗团中高层的独有住处。所以才将各种贵得吓人的建筑材料,不要钱似的往里砸。 为了提高施工进度,金煞海盗团又从朝鲜和日本,抢来不少平民。只是他们的待遇,就没之前那批契约工高。虽然不是奴·隶,但先要渡过两年的考察期。 这期间,薪资、住房、医疗、自由等最低等的待遇,自然是没有的。并且还要干最累的活,吃最差的饭。等考察期结束,才能自由选择契约工的种类。 这种阶级划分,让那些之前的契约工,都感觉自己优越了不少。郑一选出一部分,让他们成为包工头,管理这些后来的同胞。结果他们将自己之前受的苦,都加倍的施加在这些后来者身上。 反正是怎么压·榨怎么来! 若是没挺过来就死了的,只能自认倒·霉了。 起初王春风还担心,会引契·约工的反·叛。结果郑一设置了举·报制度,并对过度压·榨的包工头,实施惩戒。使得契约工的仇恨,始终围绕在包工头与普通契约工之间。 相反创立这制度的金煞海盗团,处于一种然的地位。 让王春风,再次赞叹郑一在大明学得好。并同意了郑一之前设立学堂的请求,在济州岛,建立小学、中学两种学校。只要是未成年的孩子,都必须上学。 至于学费,也都是一律免除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