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推开车门下了车,站在旁边等待了大概五六分钟的样子,陆舟很快便看见穿着一身大风衣的罗师兄正拖着行李箱,大步流星地从机场出口走了出来。 站在那辆黑色红旗的旁边,陆舟隔着老远和罗师兄打了声招呼,等他走进过来以后笑着问道。 “怎么突然想到回国了?” 罗文轩笑了笑说:“不是突然想到回国,是以后就在国内工作了,我这次是走的千人回来的。” 陆舟开了句玩笑,“你可是威滕老爷子的弟子,FBI没有调查你?” 罗文轩摆了下手:“我一个无名小卒有什么好调查的,要调查也是调查你们这些大佬。而且像我们这种搞理论工作的,只怕国会老爷们巴不得我们学完了之后哪来的滚回哪去。” 陆舟:“以后打算在金大任教?” “看吧,先在这里待个两三年,”看了眼机场的方向,罗文轩笑了笑说,“要是觉得教书的工作还算合适,我就继续待下去。要是不合适,我也没准跳槽到哪个研究所去。” 说这话的时候,罗文轩的语气还是相当洒脱的。 毕竟是威滕老先生的弟子,这几年来跟着老人家走南闯北他也算是见了不少世面的。从欧洲的CERN到北美的布鲁克海文,但凡和理论物理有关的实验室,他多少都待过一段时间,只是时间或长或短而已。 虽然在强者如云的普林斯顿那边他并不算特别的出众,但若是放在国内的话,还是相当牛逼的。 毕竟国内学术界最大的短板,就是在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上。 很大程度上燕大、水木一直想把陆舟挖过去,并非仅仅只是看中他的学术地位,或者是那点教书的水平,更多的还是看中了陆舟在国际学术界上的地位和人脉。 有了这东西,往低了说能带着研究所或者大学多上几次顶刊、顶会,多送几个留学生去名校深造,往高了说那改变的是一个学术机构在整个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这些东西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为什么水木大学愿意掏钱给某位普林斯顿的生物教授买两台冷冻电镜? 除了押宝诺贝尔奖之外,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有这层因素在里面的。 陆舟:“我个人觉得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其实并不冲突。” 罗文轩做了个无奈的表情,“好吧,看来你是‘费米学派’的支持者。” “那倒不是。”陆舟笑了笑说,“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对了。” 罗文轩:“怎么了?” 想了一会儿,陆舟开口说道:“要来我的高等研究院工作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