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无论是和官方的关系,还是技术研发力量,亦或者手中的现金流。正如这位陈总所说的那样,就算是将他们撇开,重新打造一个“cc充电”或者“dd充电”出来,也根本没有任何压力。 果然…… 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看着在融资协议上签字的李庭辉,陈玉珊赞许地点了点头。 “很好,从现在开始,金陵高等研究院会设立一个独立的关于无线充电桩的研究所,你那些研究团队从现在开始可以去沪上那边了。至于不愿意过去的,裁掉就好。” “至于你,我需要你留在沪上这边,先把管理团队从郊区那个小办公楼搬到普东新区这边。” “可是——” 根本没有听他说完后面的话的打算,陈玉珊并不在意地说道:“这是你需要去考虑的问题,我只负责打钱,然后给你们安排你们需要的资源。你们把公司搬到我们旁边,对你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个魔鬼…… 深呼吸了一口气,李庭辉沉重地点了下头,认真收好了那份融资合同,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他希望自己今天的决定是正确的。 也希望未来的某一天,不会为今天的草率而后悔…… 看着那轻轻关上的门,陈玉珊笑着摇了摇头。 还是太年轻了点。 星空科技确实有能力在做一个充电桩企业出来,但有能力和有精力却是两个概念。 如果他做好了足够的功课就会发现,专利管理才是星空科技的核心业务。而将全部精力放在这一块的星空科技,在兼顾航天飞机装配中心这样关乎着国家战略的重资产产业的同时,是根本抽不出精力去布局长三角城市群的电力输出端市场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融资一家有潜力的充电桩企业并将它扶植起来才是最佳的选择。 这种发展思路,和星空科技自己不生产电动汽车也不生产锂硫电池的逻辑其实也是一样的。承担一部分的风险,哪有趴在整个产业链上坐地收钱舒服? 至于什么“不赞同陆院士”,以及“有意成立一个完全控股的子公司进入充电桩市场”,那不过是她随口编出来的话术罢了,甚至没费多少力气去想。 当然,即便这个李庭辉能想到这些,其实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毕竟星空科技掌握的资源正是他所需要的,但他对于星空科技来说却只是一个有潜力的投资对象。 “哎,好想早点回总公司那边……这里的交通和空气比起金陵实在是差远了。” 将文件在会议桌上摞了摞,面对着空无一人的会议室,短暂脱离了工作状态的陈玉珊,像一只猫咪似的向前伸展着胳膊,趴在桌子上休息了一会儿。 强硬的表情从脸上一扫而空,翻着嘴唇吹着额前几丝刘海的她,小声嘀咕着抱怨了一句。 “那个家伙,到了也不给我打个电话。” “八成又是闭他的关去了。” “呸!活该你和数学过一辈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