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将那张纸重新揉成了一团,萨斯坎德直接用手中的笔,粗/暴地扎穿了纸团。 抬头看向了目瞪口呆的采访者,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头笑了笑,继续说道。 “你能看得懂自然是最好。” “实在不懂,你就理解成我们也许找到了一种抄近路的方法。” “通过这个方法,以后去火星也许只要半天或者半个小时的时间。” “要是还是理解不了,我也没办法了。” 节目还在继续。 不过后半段已经没什么太大的营养了。 抬起遥控器关掉了电视,坐在客厅沙发上的陆舟,对这个评价自己研究成果的节目,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非常形象的解读,思路也相当的新奇……没什么毛病。” 唯一的毛病,大概就是有些过于乐观了。 即使是z粒子具备这种能够充当桥梁的神奇特性,想要利用它来实现曲速航行还是有些太过困难了……至少不太像是五十年内能够搞定的东西。 当然,作为科普节目来说,这位萨斯坎德教授讲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尤其是对于缺乏空间想象力的人而言,将宇宙想象成一个揉在一起的纸团,所有人都是纸上的黑点,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 然而坐在陆舟对面的李局长,却似乎有些误会了他的意思。 只见这个老头双手扣着真皮沙发的扶手,激动的胡子都快抖掉了,老脸涨红的就仿佛随时都可能犯心脏病一样。 “是真的吗?以后从地球上去火星只用半小时?” 听到这不讲道理的发言,陆舟汗道。 “……半小时也太夸张了,而且这只是理论,理论你懂吗?哪怕是原子弹这种简单易懂的东西,从质能方程到奥托·哈恩的铀裂变论文也过了二十多年吧。” 别说是z粒子这种比一般亚原子粒子还难以稳定存在的粒子了,一大堆像是介子、夸克、胶子、光子这类亚原子粒子的应用都还没有开发完全,现在就去考虑如何将z粒子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还太早了。 科学的进步需要时间去沉淀,只有当时机成熟之后,它才有可能变成现实意义上的技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