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探洞洞逃-《大唐斥候》


    第(2/3)页

    “闻人娘子,我也不是好奇,职责所在,还请谅解。”

    “何谈谅解,校尉忠心可鉴,这大家都看在眼里。”

    “闻人娘子,今白天我见你纤纤玉手,就知你不是一般人,没想到晚上就应验了。”

    “不管是什么人,我不是叛军,我不是敌人。”

    “哦。那你总得让我知道你来自哪里?”

    “纳兰校尉,不管我来自哪里?我只是大唐的臣民。”

    纳兰环顾了一下四周,洞内摆设简单,除了邮车的一些物资,他亦看到了那幅画像。因为有些远,看不清楚。他有些好奇地问道:“闻人娘子,我可否走近看看那幅画像?”

    “校尉既然进来了,这里所有的东西皆可看。”

    于是,纳兰走近那幅画像,一看落款处:“大隋炀帝杨广圣像”,不由的暗吃一惊。

    “校尉不要又吃惊了。那是我曾祖父,作为后人,祭拜祖先应该没有什么错吧?”

    纳兰转过身拱手道:“原来闻人娘子乃是前朝公主殿下,纳兰在此有礼。”

    “校尉千万使不得,折杀我也。今朝文官武将不拜前朝余孽,何况我已流落民间多年,也无多少人知我身份。”

    “公主殿下,容我缓缓,近来所有遭遇,感觉像做梦。有些事我还是不解,不知可否释解一二。”

    “校尉,不可叫我公主殿下。你既知我身份,理应坦诚相待。可镇上所发之蹊跷事,有些我略知一二,有些着实不知。我亦不能将所知之事,和盘托出。这于你,于我皆好。秘密,静待时间去解开,不该知时,知道了反而不好。”

    “可这叛军兵临城下,我等亦是为朝廷效力,自是希望知己知彼,方有胜算。”

    “兵者,大势也,非个人之力能逆流挽舟。校尉不必自责,也不亦将天下重任压在自己身上。尽职尽忠即可。”

    “噢!可进到这里,独孤驿长是知道的,我上去该如何答她呢?”

    “我知她惦记着这些邮车物资,其实这些人丁田亩账册用处也不大。胡人历来不服归化,跟他们说江山社稷毫无意义。他们就是洪水猛兽,冲刷过后就是一片狼藉,江山需要重整,社稷需要重建,这些就只能做个参考。这些东西我也是从斥候手中不费什么力气劫过来的。斥候们开始定以为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打开见是这些,根本就不在意了。”

    “说得也是,白白搭上七八个驿卒的性命。”

    “你且去跟独孤说,物资均在,若无必要放在这里又如何?校尉对外人也无需谈见过我。其实上次令狐老先生进来,我就应该与他见面说明,这样他也不会当成一件大事再告诉你了。”

    “你知道令狐老先生那次来?”

    “知道!除了他,没人会这么细心。救令狐娘子心切,可以理解。”

    “闻人娘子,我们今天相谈诚挚,也了却了我一桩心事。我上去自当遵从你的意思,不会与人说起。其他人好说,就是独孤月易冲动,我担心她不信我,自己会下来查看。”

    “校尉尽管放心,待你出去之后,我启动暗门将这条水道封锁,她也就信你了。”

    “那你如何出去?”

    “我自有办法。”

    “好!话既已说明,那我就此告辞。”说完,转身欲走。闻人妤叫道:“校尉,带一盏灯吧。免得抹黑百十步。”

    说完,闻人妤用纤纤玉手点燃一盏油灯,交于纳兰手中。纳兰再看她的纤纤玉手,道谢之后,便往外走。

    待顺着绳子爬上来后,躲在一边的独孤月忙迎上来询问情况。纳兰示意止语,回客栈再说。

    话说令狐昭叔侄与南宫寒三人被困夹墙一夜,本以为第二天那些叛军就会离开,没想到他们毫无离开的意思。正当南宫寒准备启动逃生门逃走时,在视孔监视的令狐昭轻步而至。

    原来叛军那位少帅早早起来,为昨夜突袭虢州受阻大发雷霆。令狐昭隐约听到,轩辕乐道这个内应怎么当的?收了金银,说好开城迎降的,这会躲哪里去了。

    令狐昭心中一震,这个轩辕刺史果然通敌。若不是那夜碰到纳兰,他也不清楚轩辕已至潼关。接着他又听到那少帅道:“就在此地扎营,待攻下虢州再说。”一随从随即要去颁布将令,那少帅又叫住他道:“看能否寻几个小镇里的人来给我们做饭,洗衣。记住,莫要开杀戒,我们也学习大唐王朝的怀柔之策,让百姓归顺于我们。我不喜欢父帅那一套,动不动就屠城,搞得血流成河,打下这江山有何用?”

    听到这里,令狐昭心中有了主意,马上来找南宫寒细说了。

    南宫寒反问:“你可听清了?这弄不好是要命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