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民乱-《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第(3/3)页

    至于评良、中之人,则相互平调,将评良之辈调到重要的州县,评中之人调到偏远,小的州县。”

    刘先春眼中1亮,点头应是。其实,大明不是没有官吏考核,而是自从朱元璋时代便1直都有,在京叫京察,在外叫考满。1般由吏部考功司以及督察院负责,只是经过大明2百余年的运转,大明的考核早就变得流于形式,变成了党同伐异的1种工具。

    如今裴家军大体来说还算1个比较年轻的势力,在裴小2的防微杜渐之下,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被大明官场的那种习气,以及流寇乱民中那种匪气所浸染,还比较‘淳朴天真’。

    再者说,与大明富有4海不同,裴家军的地盘只局限在4川1隅。4川1共才有几个州府,几个知县?裴小2自信,在他的亲自督促下,没人敢在这上面耍花招。

    “是。”刘先春答应1声,随即又为难道,“大将军,考核之举上合天意,下应民心,却系好办法,只是知县1级别的官员不是升职,就是贬官,且数量众多,恐怕1时之间没有那么多有功名之辈,去填补空缺。”

    “此事易耳。”裴小2却轻松道,“那边将知县1下县丞、典吏、亦或者更下面的吏员全都纳入考核,择其中有功者,升任知县即可。”

    “啊!”刘先春万万没想到裴小2给出的方案竟是如此。县丞、典吏也就罢了,毕竟也是科举出身,乃是县官的佐官,也算是圣人门徒。只是那群吏员是什么东西,1群贱户罢了,他们有什么资格能够升任1县主官?这岂不是断了天下圣人门徒的道路?

    要是传出去,恐怕裴家军便会彻底得罪天下士林,届时再想攻取天下,却又不知比现在难上千倍万倍?

    “大将军,升吏员为官之事,恐怕还需从长计议。”刘先春将心中所想尽数说出,反倒是听得裴小2渐渐沉默下来。

    在裴小2的观念中,官吏是不分家,1体的存在。当年他的身份换到现在来说,其实也是县衙中1名不起眼的吏员。现在忽然有人告诉他,官吏之见看似1体,实则两者之间的地位犹如天堑,难以逾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