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训化-《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第(2/3)页
1顿操作下来,知县1级别,出现了大量的空缺。此时,原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或者干脆就是谋1份差事,亦或者其他什么原因,顺从裴家军的命令,进入衙门观政的秀才,1下子被天下掉下的馅饼给砸到了。被裴小21步登天般,从1介穷书生,直接提拔为1县的知县,或者知州。
虽然,这些秀才也许经验不足,也许被乡野中的举人所鄙夷,但是有裴小2的任命,他就是1名光荣的知县,1个数万百姓的父母官,1个执掌1县百姓的生死的百里侯。
这个时候,能冒险搭上裴家军这条船的秀才,除了极个别野心勃勃之辈,大多数都是在平日里生活不如意,被世人嘲笑,被举人凌辱,吃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他们也都是走投无路,不得已只能铤而走险踏上了,裴家军这条船。却没想到,最终的结果,竟会是这样。
苦尽甘来,喜极而泣,等等都不足以描绘他们此时的心情。他们唯1能做的,也只有朝着成都的方向,郑重的下跪,恭恭敬敬的磕了3个头,以表达自己的谢意。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裴家军真将进入县衙‘观政’的矬穷大,捧成了秀才,这让民间那些自诩高人1等的举人极为不满,但他们又不敢道成都,跟裴小2请命。只能冲着家中亲眷发泄不满,1时间不少人家,鸡飞狗跳,人仰马翻。
经过这1遭,裴家军的威信算是彻底立了起来。除了那些被免职为民,被降职的官员,藏身背后,无能的咒骂,起不了丝毫作用以外,剩下的官员,无不对裴家军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而这些人也如同毛细血管1样,遍布整个4川,裴小2通过这些人可以将自己的意志,触及到4川的任何1个角落。可以说,直到此时,整个4川也称得上姓裴。
等1切尘埃落定,成都军府再1次发出倡议,要求民间凡是有童生及以上功名之人,都可以进入衙门‘观政’。1到3年之后,由各个州县的知县,知州等,对这些人的成就做出评价,而军府则会参考这些评价,择机提拔到各个县,任典吏、县丞,最高可任知县等职位。
这1次,命令发下去之后,与上1次截然不同,乡野之间,凡是有功名之人,欣喜若空,他们呼朋唤友,伛偻提携,向衙门奔去,仿佛去的慢了,好的位置都要被其他人所夺走1般。
短短十天不到的时间,市井之中,乡野之间,再也看不到有功名之人在闲云野鹤,全都进入衙门,为衙门做事去了。民间也再其他声音,能够牵制官府。官府的声威,远超大明之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