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火铳-《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第(2/3)页

    繁华过后,大军开始分批离开成都,向各自防区开去。成都城内,再1次恢复到往日场景。唯1加班加点忙活的,可能也就是税务司司长徐泽了。商户们挣了银子,不给军府缴税怎么能行?

    是以,税务司司长徐泽,派人挨家挨户,派发缴税通知,其中尤其以青楼妓馆为重中之重。裴家军没有什么道德洁癖,没有向大明1样,觉得妓女所得钱财肮脏,就不收赋税,反而这种地方更是税收重地,重点监察之所。

    不到半月时间,这些钱粮在民间流转1遍,又大多重新回到了军府手中。好似军府根本什么都没付出,却让所有人都得到了实惠。

    之后的日子,再也没有什么需要裴小2过度关注之事。百姓们已经完成了播种,也就不需要更多的干涉。有时候,过度的关注对于百姓反而是1种伤害,不管这种关注是否是善意。有道是,官不扰民,民自富,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裴小2开始变得‘懒散’起来。由于还处于守孝期间,日常的娱乐活动全都无法进行,后宅内,赵欣兰同样将后宅管理的服服帖帖,未曾有1丝纰漏,裴小2就将自己关到房间内,读起书来。

    历史是1遍遍的轮回,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日常所发生的的1切,其实在历史之中,都已经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将这些规律把握住,未来面对相似情况之时,便不会再迷茫。

    读书之余,裴小2有时间也会到成都附近的军器监走访1番。说来惭愧,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么长时间了,1直处与风雨飘摇之中,就连未来大放异彩的火铳,都没时间过多研发,制造。至今也只有生产了几百支鸟铳,配备给了亲兵营,根本形成不了战斗力,简直给同行丢脸。

    现在有时间,裴小2自然向着将这1块短板补上。

    军器监位于成都的东南角,原本这1片地方是成都城内的平民区。经历过几次大战之后,百姓们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也没几家了。裴小2特意命人将附近剩下百姓的房子买下来,然后大兴土木,建造了1座在后世看来极度简陋,但在这个世界上,却极为先进的工坊。

    跟随裴家军1路流浪至此的匠人,在这座工坊内安家落户,1边生产,1边生活。工坊内配置极为齐全,按照裴小2的规划,工坊内,不仅有大夫,随时给人看病,有先生,教育幼童读书,甚至于还有1座小小的杂货铺。能够让匠人们常年生活于此,而不觉得有丝毫不适。

    外在条件上去之后,匠人们的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在大明朝,如果说过的最惨的1类人是军户的话,比军户还惨的可能就数得着匠户了。不知怎的,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特别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句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