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3/3)页

    朱英点点头:“若是你们犯了什么罪过,也莫要指望着本宫出面给你们解决,坏了规矩的帮众,自然该如何惩戒就如何惩戒。”

    “不仅是在货运上边,包括各地商会,各个世家,官府官员的情报,你们也要进行收集,这些方面,到时候本宫会让锦衣卫过来与你们对接。”

    话说到这份上,朱英的思路已经变得清晰起来。

    其实简单来说,相当于把漕帮变成了一个地下的情报组织。

    而其他的方面,就是利用卫所的名义,压制各地的官员了。

    不得不说,在现如今这种皇权不下乡的情况下,漕帮的作用,比之官员要靠谱多了。

    而且行事起来,也没有什么顾忌。

    这种事情,官府是人,根本是没有可能办下来的,国情如此,虽说有些隐患,但目前来说,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里面的纠扯,说多了便是涉及到皇权本身的局限性了。

    皇帝本身的权力,并非是体现在百姓身上,而是同为统治阶级的地主这块。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乾坤独断,哪怕是朝中大臣,也是说杀就杀了,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团结了大明多数地主阶级,得到了他们拥护。

    哪怕是官员任职,像是什么县太爷,知府老爷,他们本身就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而且往往这些官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跟当地的地主们搞好关系。

    若是关系闹僵了,或者是过了头,地主们一闹起来,简单点说就叫民不聊生,一些政策,根本就无法通行下去。

    当然,地主阶级是一个统称,每个地方的地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矛盾。

    不存在说一棍子打死的情况。

    包括村跟村之间,还会因为抢水的事情发生械斗,更别说地主之间了。

    而现在朱英的操作,就是要绕开地主阶级,形成一股全新的势力。

    随着大明各地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人改换了身份,变成了工人。

    平日里的生活,也不是说指望着那一亩三分地了,目前的社会阶级,正在悄然的发生着变革。

    这些是只有朱英自己,才清楚明白的事情。

    如何把控好新生势力,便就成了目前的一个问题。

    漕帮的存在,可以说就是目前朱英的一次尝试。

    因为跟着漕帮干活的,并非是农人,而是工人。

    像是外围的成员,最基础的,便就属码头上的搬运工了。

    他们天生跟地主,就处于一个对立面上,其中根本的矛盾,在于抢人。

    对于百姓来说,给地主老爷种田,或是给漕帮老爷搬货,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甚至是目前来说,当搬运工的待遇,还要比种田来得更为优渥一点。

    当百姓作为人的价值,得到体现,引发争抢的时候,那么得到的待遇,自然也会随之提升起来。

    曾经的百姓没得选,不给地主老爷种田,就只能饿死。

    现在选择的方式多了起来,自然有了更多的安全感。

    朱英在镇海卫这里待了四五天。

    主要是把漕帮的整体框架,要进行一个严密的设计,之前的漕帮,可以说是非常的散漫,完全就是靠着一些从镇海卫退役的军户来维持。

    而现在要做的,不仅仅是更好的整合,更是要把漕帮的核心成员,以半军事化的形式,去加以操练。

    看到比之前更加忙碌起来的镇海卫,朱英不由有些感叹。

    自己这算是走了歪路子吧。

    只是和地主阶级在政策上搞正面冲突,是会极大可能的动摇国本。

    歪路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漕帮的存在,还真有可能是未来朱英几十年的一个大的依仗。

    可以预见,随着漕帮发展到大江南北的时候,同时也就意味着,朱英的权力体现,将会直接呈现到百姓作为工人的本身之上。

    然就在朱英准备给老爷子写信,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

    一封从而来的六百里加急信件,让朱英不得不提前回归。

    草原那边,出了大的状况。


    第(3/3)页